http://localhost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区块链ICO >

ICO,谁是刀俎,谁是鱼肉?

如何包装ICO项目?


ICO,谁是刀俎,谁是鱼肉?


“比特币涨了250%?根本不够看,去年ICO项目随便一个都是几十上百倍的收益。”小曹挑了挑眉毛。

小曹是一个ICO项目创始人的秘书,跟着创始人四处奔波,见过这个圈子里的形形色色。去年币圈ICO项目日赚斗金,城里的人大发横财,城外的人垂涎三尺。小曹的团队过去是城外人,擦了擦口水也冲进城了。

尽管2018年以来,数字货币经历了一波暴跌,比特币最大回撤超过六成,其他币种更是跌到惨不忍睹,但是ICO市场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。一季度,全球的ICO项目募集资金超过32亿美元,已经达到了2017年全年的水平。

ICO到底要怎么做?小曹说:“这就是个关于包装和营销的故事。”

首先,想要ICO的创业团队需要一套能够应用在不同场景的区块链溯源代码,这是基础中的基础。市场发展至今,这部分早已不需要攒一个技术团队花几个月自己开发了,直接买就好,从几万到几十万,各种价位任君挑选。

然后要讲个项目相关的故事,专业点的话,叫设计应用场景。举几个例子,比如用户输入数据建立一个人工智能形象的ObEN币;把全球不动产交易上链的Cybereits;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身份验证的CVC; 使用去中心化的共识方式,为内容生产领域进行贡献定价和权益回报的YOYOW等等。

敬请大开脑洞,以瞬间颠覆用户三观为标准。

设计完场景后就可以动手写白皮书了。“这个服务之前在某宝上3000块就能搞定,只不过现在监管严,被下架了。”小曹摊了摊手。不过小曹没说的是,现在随便找一个炒币群问一句“有代写白皮书的吗?”,还是可以瞬间收获若干好友添加请求的。

有了白皮书离“正规”还差那么一丢丢,“ICO官方网站”“钱包”“区块链浏览器”“众筹技术”等等包装,都是打造一个光鲜靓丽的ICO项目所必须的,而这些并不难办。只要3.88万,一系列代码带回家。卖家还能提供一周交货,货到付款,先用再付等淘宝5钻卖家服务。

最后再花50万弄套法务合规,花80万做推广宣传,整个ICO项目的显性成本合计200万左右。而一旦ICO项目发行成功,行情好时募集个几亿不是问题,行情不好也有个几千万,收益率10倍起步。

“用几百万换几千万上亿,换作谁,都凌晨3点钟无眠。”小曹说。可是今年的ICO项目方,却要么亏哭了,要么跑路。这又是为什么?

人为刀俎,ICO为鱼肉?

“去年的ICO项目上线后,项目方可以把币转手给炒币的韭菜们,瞬间就能赚得盆满钵满。可今年,任何ICO项目上线时各方势力都要来捞一口,最后汤都不剩。”小曹皱了皱眉头。

为什么摇钱树生意会沦落至此?

小曹告诉我,如今ICO发行代币,上面说的包装环节根本不算什么成本,踌躇满志地准备去上币时,真正的“血喷大口”才刚刚张开。

首先是站台成本。要保证发行的代币有人知道,才会有人用,而有人用,才能有流动性,才能说得上有“价值”。币圈讲的是信仰,因此就像明星代言洗发水一样,想让代币有人用,就得找币圈的明星人物来站台,这样他的信徒才可能认可这个币,炒这个币。

“币圈大佬扑克牌看过吧?为了让上面的某个大佬来站台,我们直接拍了10%的代币给他。”想起来,小曹还是一脸心疼。

ICO,谁是刀俎,谁是鱼肉?



有人站台之后,还需要找交易所上线代币的二级市场交易。“没有交易场所的代币都是耍流氓。”小曹如是说。

也正因为此,交易所在如何揩油水这件事上费尽心思。

拿火币举例,在上币这件事上可谓花样百出。火币有自己的平台币HT(火币全球通用积分),其中一个功能就是给预上币的ICO项目投票。每期50个项目,只有票数前10名的ICO项目才能上币,割炒币者的韭菜。


ICO,谁是刀俎,谁是鱼肉?


表面上火币网宣传HT“只送不卖”,而实际上,只要购买火币网点卡套餐,就能“获赠HT"。

文字游戏玩了一圈,还是要靠买。

 “一开始,我们弄来一堆帐号和人,花了2000万买HT给自己的项目投票,结果连前20都没能排上。这把我们急坏了,钱都砸了,要是没砸到前10,那就真的打水漂了。”小曹算了算,一票0.1个HT,一个HT大概15块,他们至少还需要2000万,才有希望稳定在前10名。

创始人二话不说,直接上门找项目投资人筹钱。大家都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,谁也别想置身事外。

砸了钱,上了币,而这一切还远没结束。ICO项目上线后,还需要支付给交易所每月不菲的费用进行“必要的流动性管理”。

要知道,每个新上线的ICO项目,一开始的真实交易量都少得可怜。炒币人一看,没有交易量,那谁敢炒,买了卖不出去怎么办。于是项目方不得不准备大笔资金给交易所,由交易所运行自动交易机器人,进行自买自卖,制造出一种交投活跃的假象。

比如之前Mt. Gox交易所还存在时,比特币价格在两个月内从150美元飙升到1000美元,事后就被扒出来,原来是两个叫Markus和Willy的自动交易机器人操作价格的结果。

Markus从2013年2月14日开始买入比特币,它的交易行为一直持续到2013年9月27日。Willy则使用了49个不同账号,且每个账号迅速按次序购入价值250万美元的比特币,之后再也没有卖出。

问题在于,它们账户虽显示存在一定数量的比特币,但它却并非真正拥有这些比特币。通过设定好的交易策略,让电脑进行“左手倒右手”的虚假交易,将成交量放大,甚至抬高股价。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管理。

这还没完,接下来是“市值管理”。

币圈有三种市值管理类型:一是保镖管理,不刻意拉盘,也不允许恶意做空;二是流氓管理,疯狂拉升币价,暴涨暴跌,带韭菜坐过山车;三是佛系管理,也就是没有市值管理,上币后任其自生自灭。

可笑的是,对于炒币者来说,最受欢迎的是第二种流氓管理。

“在韭菜眼里,只有价格不断上涨的币,才是好币,否则就是垃圾,就是空气。”

相比其他动辄翻个几十上百倍的代币,“反面教材”如林吓洪的菩提币,上币后才翻了2倍~3倍,被炒币者大骂“垃圾币,没救了,不愿意拉盘就退钱”。每天都有用户问,为什么没人拉盘。

“我第一次知道了区块链的玩法,不是靠项目赚钱,融资是用来拉盘的。”有了“前车之鉴”,小曹知道很多抉择早就没有选择。

要保持代币的市值上涨,光靠自动交易机器人是不可持续的,必须要让更多人知道代币,使用代币。为了能提升代币的热度和知名度,小曹的团队不得不请各路区块链媒体给自己的代币写好话。委托公关公司聘水军和托儿到各个社交平台刷自家代币的存在感,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支出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相关文章阅读

发表评论
看不清?点击更换

注: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站立场。